• 没有资料
  • 行业新闻

    折叠常见问题处理

    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1/7/28 15:39:10 人气:1475
    1,粘合、刮痕:由于材料与凸模或凹模摩擦而在制件或者模具表面出现的不良;
    2,毛刺:主要发生于剪切模和落料模,刃口之间的间隙或大或小时会产毛刺;
    3,线偏移:制件成形时,首先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被挤压并形成了一条线;
    4,凸凹:开卷线有异物(铁屑、胶皮、灰尘)混入引起凸凹;
    5,曲折:由于应力不均匀、拉延筋匹配不良或者压机滑块控制不良等造成制件r角部位或者压花部位发生曲折、应变;
    6,皱纹:由于压机滑块调整不良、压机精度低、气垫压力调整不合适、冲头或者r部位大等原因引起边缘或r部位皱纹。
    7.其他具体问题:在日常生产中,会遇到冲孔尺寸偏大或偏小(有可能超出规格要求)以及与凸模尺寸相差较大的情形,除考虑成形凸、凹模的设计尺寸、加工精度及冲裁间隙等因素外,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去解决。
    ⑴.冲切刃口磨损时,材料所受拉应力增大,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趋向加大。产生翻料时,冲孔尺寸会趋小。
    ⑵.对材料的强压,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,会导致冲孔尺寸趋大。而减轻强压时,冲孔尺寸会趋小。
    ⑶.凸模刃口端部形状。如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,由于冲裁力减缓,冲件不易产生翻料、扭曲,因此,冲孔尺寸会趋大。而凸模端部为平面(无斜面或弧形)时,冲孔尺寸相对会趋小。
    8.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方法
    ⑴.合理的模具设计。在级进模中,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。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,一般先安排较大面积之冲切下料,再安排较小面积的冲切下料,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。
    ⑵.压住材料。克服传统的模具设计结构,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(即模具闭合时,而材料又可被压紧。关键成形部位,卸料板一定做成镶块式结构,以方便解决长时间冲压所导致卸料板压料部位产生的磨(压)损,而无法压紧材料。
    ⑶.增设强压功能。即对卸料镶块压料部加厚尺寸(正常的卸料镶块厚H+0.03mm),以增加对凹模侧材料的压力,从而抑制冲切时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变形。
    ⑷.凸模刃口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。这是减缓冲裁力的有效方法。减缓冲裁力,即可减轻对凹模侧材料的拉伸力,从而达到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效果。
    ⑸.日常模具生产中,应注意维护冲切凸、凹模刃口的锋利度。当冲切刃口磨损时,材料所受拉应力将增大,从而冲压件产生翻料、扭曲的趋向加大。
    ⑹.冲裁间隙不合理或间隙不均也是产生冲压件翻料、扭曲的原因,需加以克服。
    下一个:苏州做不锈钢遮光圈消光发黑处理 本公司申请专利技术 品质保证 技术成熟

    联系人:王先生
    手机:17625752299
    联系人:高小姐
    手机:18068096069
    电话:0512-87819159
    地址: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徐市越雪路18号恒董产业园一期1-2号厂房


    电话咨询
    产品展示
    联系我们
    首页